又是一年芳草绿,青山叠翠祭英魂。清明节到来之际,各地依托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广泛组织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祭奠英烈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切身感受到中华民族站起来的艰辛历程、富起来的巨大变化、强起来的辉煌成就,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自觉缅怀、纪念、尊崇、学习英雄烈士,让红色血脉、革命薪火代代相传,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英烈、捍卫英烈、学习英烈、关爱烈属”的浓厚氛围,凝聚浓厚的民族认同情怀,让清明节激发起祭奠英烈的磅礴爱国情、缅怀忠魂的强大报国志。
青山苍翠,草木葱茏;英烈墓前,寄托哀思。通过向烈士纪念碑献花、擦拭烈士墓碑、书写纪念卡片、重温一次誓言等形式,表达对英烈的深切缅怀和崇敬之情,厚植家国情怀,让使命感责任感在仪式感中积聚升腾,化作追寻英雄的脚步、砥砺前行的决心、实现远大目标的信念,共同书写新时代的英雄史诗。
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根据地420万人口,有120多万人拥军支前,21.4万人参军参战,出生入死,浴血奋战,10.5万革命先烈牺牲在这里。沂蒙人民披肝沥胆,用一腔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出感天动地的英雄篇章。
蒙山巍巍,沂河滔滔。八百里蒙山绵延着红色血脉,五千年沂河吟唱着历史长歌。在临沂这片鲜血浸润的红色热土上,孕育并诞生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如一面旗帜,在沂蒙大地上高高飘扬;似一束灯盏,光芒四射,始终照耀着奋进之路。
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先辈优良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清明节回归本意,成为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节日,让沂蒙精神砥砺奋进之志,汇聚前行力量,让红色革命基因薪火相传、永续发展。
(王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