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充满爱心的城市每天都会有感人的事情发生。8月11日,省媒《农村大众》报A3版倒头条显要位置“齐鲁好风尚”栏目以《临沂一超市变身“爱心驿站”》为题推出沂河新区白沙埠镇一家超市公开设立“爱心驿站”公益惠民便民的爱心故事,引发社会热烈反响。
“外卖小哥、环卫工人、老人孩子……无论是热了、冷了、渴了、饿了,还是没地方休息了,遇着难处了,都可以来这里,不用掏钱!”这家普通的超市以举手之劳、平凡小事的善行义举擦亮了文明临沂的厚重底色,为酷暑中的临沂城带来了一抹亮丽的清爽和温馨。一瓶水,滋润的不仅是干渴的喉咙,更浇灌着城市文明的根系;一碗面,温暖的不仅是空乏的肠胃,更编织着人间烟火的温情脉络。
超市变身“爱心驿站”,基于临沂代代传承的红色基因。“爱心驿站”的脉络里,蕴藏着深厚的沂蒙精神。在革命年代,沂蒙人民怀着对党赤诚忠心,坚定不移地追随党的步伐,不惜奉献一切乃至生命来支援革命事业,孕育出了“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成为党和国家的珍贵精神瑰宝。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临沂积极推动全民志愿服务,为沂蒙精神注入了全新活力。“爱心驿站”作为志愿服务、文明实践的生动注脚,与弘扬沂蒙精神在本质上高度契合,所秉持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是对“党群同心”的有力传承与延续,无疑成为传承沂蒙精神的生动实践。
超市变身“爱心驿站”,基于沂蒙善行义举的绵绵大爱。点亮别人的灯,也会照亮自己的路。自古以来,淳朴、善良的沂蒙人民就有着扶贫济困、尊老爱幼的优秀传统美德。“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深深镌刻在沂蒙人民的骨子里。“看到户外工作的人们很不容易,自己的店就在路边,有这个能力,就想着设立‘爱心驿站’,伸手帮帮这些需要帮助的人。”超市店主朴实的话语里蕴含着人性慈爱的哲理,一举一动都在诠释着志愿服务精神,感召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据了解,店主设立“爱心驿站”,绝不是一阵脑热、一时冲动,而是长期的爱心“厚积薄发”所使然。他时刻以雷锋同志为榜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让“好人有好报”深得民心。2023年10月成立志愿服务组织,从最初的三四个人发展到跨越沂河两岸的三四百人的爱心组织。秉承为民服务的初心,一棵小树终会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超市变身“爱心驿站”,让每一抹亮光为文明城市增添温暖色彩。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从一定意义上讲,“爱心驿站”更是一种示范引领。看似微不足道的点滴付出,却汇聚成了温暖社会的强大力量。它向人们表明,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既是对社会责任的履行,也是推动行业发展与社会进步协同共进的有效途径。志愿服务,于社会而言,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促进社会和谐、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力量。于个人而言,志愿服务是实现自我价值、传递爱心与温暖的方式,能让参与者在付出中收获成长与满足。当前,“志愿沂蒙,周行一善”活动深入人心,倡导人人参与,从每周一小时志愿服务做起,从“一元爱心”捐赠做起。每一次志愿服务行动,每一份爱心捐赠,都是对沂蒙精神中奉献精神的传承与发扬。众人拾柴火焰高。切实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让更多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互帮互助、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期待更多的“爱心驿站”蓬勃现身,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以实际行动践行志愿精神和沂蒙精神,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临沂贡献力量,共同书写临沂志愿服务事业的新篇章,让沂蒙精神在志愿服务的热潮中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王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