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发布《关于促进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第三批政策清单》,16条措施密集出台,直击企业最急迫的痛点,也回应社会最关切的期待。
这份清单不仅是应对短期经济波动的“及时雨”,更是着眼长远发展的“施工图”,彰显出山东以系统性政策创新破解发展难题、重塑竞争优势的战略智慧。它让人们清楚看到:山东不是在喊“要发展”,而是在以一项项务实举措,稳住基本盘,开拓新局面。
制度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清单中蕴含的制度创新亮点纷呈。民营经济支持政策更具突破性,“揭榜挂帅”“赛马制”等创新机制,让民营企业平等参与120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在国有资金项目招标中,民营企业入围比例不低于40%,政府采购预留45%份额给中小企业,从制度层面打破“玻璃门”“弹簧门”。此外,山东此次对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更是“真金白银”:在2亿元省级引导资金基础上,又追加1亿元,重点扶持高成长性的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项目,单个项目最高补助200万元;同时推动“以旧换新”,不仅覆盖家电、汽车,也拓展到住房改造。这一系列举措的落实,将不断释放民营经济的澎湃活力。
靶向发力,精准破解发展瓶颈。工业和建筑业是山东的底盘,稳住它们,就稳住了经济的“基本盘”。此次政策清单,对重点行业“扶上马、送一程”。比如,对炼化、钢铁、电解铝、焦化4个体量大、运行承压的行业,“一企一策”指导企业科学排产、高效生产,推动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加快投产达产,力争实现炼化行业稳产、钢铁行业增效、电解铝行业补缺、焦化行业整合提升。
产业升级,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新兴产业培育上,政策呈现鲜明的前瞻布局。人工智能领域单列3000万元资金开展“揭榜挂帅”,对大模型项目和语料库建设给予最高150万元奖补,这与山东打造6G创新集聚区的战略目标形成呼应。科技成果转化贷款贴息政策覆盖全省,备案利率上限下调至LPR+100基点,单家企业最高贴息50万元,这种"金融+科技"的深度融合,正在打通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当前,经济运行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这份政策清单的出台,标志着山东经济治理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从“短期应急”到“长效筑基”,政策出台是第一步,当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的发展动能,当制度创新激发出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齐鲁大地必将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徐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