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走在前 进位次 提水平
在临沂客户端讯 盛夏的沂河两岸,热潮涌动。走进沂河新区各大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的繁忙景象扑面而来:天河产业园内,超级计算机的运算光芒与跨境电商的物流数据交相辉映;源顺智能自主研发的18轴数控机床正以10倍于国际同类产品的生产效率改写行业规则;平急两用场所集生态防护、人文体验、休闲游憩于一体,成为市民争相打卡的“城市会客厅”……

日前,沂河新区“工业过千亿、城市更美丽”集中攻坚行动圆满收官,一组组跃动的数字、一个个鲜活的项目,见证着这座年轻新城的澎湃动能。
用实干诠释“新区速度”。数据显示:上半年,沂河新区GDP增速6%,规上工业总产值496.5亿元、增速8.9%,总量、增速均居全市第二;进出口256亿元、增长9.6%,总量居全市第一;利用外资7138万美元、居全市第一……一组组跃动的数字犹如强劲的经济脉搏,勾勒出新区高质量发展的上扬曲线,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向好、大幅进位,亮眼成绩跃然纸上。
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背后,跃动着新区上下勠力同心的奋斗脉搏。农历正月初六,新春的爆竹声还未散去,沂河新区就已吹响高质量发展的集结号——在全市率先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以“求实创新、走在前列”的奋进姿态,擂响“工业过千亿、城市更美丽”集中攻坚的战鼓。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从党工委会议室到项目建设一线,“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口号早已深入人心,处处涌动着“抢”的干劲、“拼”的激情。这正是沂河新区以实干为笔、以创新为墨,在高质量发展画卷上挥毫泼彩的生动写照。

创新成为最亮眼的底色。新区项目建设态势强劲,纳入调度的136个项目开工率达93.4%,120个项目完成纳统,纳统率88.2%;其中新开工项目80个,累计完成投资74亿元。会议现场观摩的26个优质项目,不仅是攻坚成果的集中展示,更以鲜明特质勾勒出新区工业的发展脉络。
在这些项目中,创新赋能为工业发展注入硬核动力。以补链强链为导向,一批项目实现核心技术突破:源顺定制化5G高端智能数控机床项目自主研发智能装备,打破国外技术与市场垄断;运成制版项目突破技术壁垒,推出全球首条全自动绿色智能电子雕刻制版生产线;天河产业园汇聚亚马逊、光映数字科技等13个项目,产业集聚效应持续释放,让创新活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竞争力。
与创新实力相匹配的,是项目的规模体量与带动效应。26个项目总投资达195.4亿元,工业项目占比超2/3,其中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15个。奥广源达公司通过转型升级构建全链条模式,市场占有率将从30%提高到45%;万声通讯作为抖音在鲁南区域最大的服务平台,正引领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生动格局。
项目建设的红利更延伸至城市发展与民生改善。从会展中心三馆构成的20万平方米鲁南苏北最大会展综合体,到远海多式联运智慧物流园打造的公铁水一体化枢纽,再到公园绿地、学校等民生工程,既有力提升了城市品质,又增强了承载力与竞争力,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城市更新里少不了民生温度。傍晚的公园道路上,退休教师王大妈正带着孙女散步。“去年这里还是片荒地,现在成了‘网红打卡地’。”她望着湖心流转的光影笑意盈盈。
不远处,18处口袋公园如明珠般点缀城区,三河公园与黑河水系改造提升后焕发新颜,这些变化源于新区打造“活力、宜居、生态”高品质现代新城的建设理念。
上半年,新区开工建设55个城建项目,完成投资40.3亿元,投资贡献率居全市第一。科创新城、滨河新城等片区开发腾挪土地4680亩,12条新建道路延伸着城市脉络,15分钟生活圈内教育、医疗、商业设施一应俱全。安置社区按商品房标准建设,金苑、翔瑞等7个社区正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这种“既算经济账,更算民生账”的发展观,让“城市更新”四个字,真正化作了写在百姓笑脸上的答案。
从超级计算机的算力光芒,到市井巷陌的烟火温情;从机器轰鸣的产业车间,到绿意舒展的生态公园,年轻的沂河新区正以多元共生的姿态,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注脚。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璐 张纪珍 通讯员 姚文君 尤金
来源:临沂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