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沂河新区走向世界,一场工业出海方式正悄然发生着变化,成绩斐然。
当山东临工以30%的销售增速在海外“深扎根”,当永佳动力以90%的出口率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新局”,它们讲述的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产品出海”,而是一条从“卖产品”到“塑生态”的工业出海新路径。
从“闯出去”到“深扎根”,打造国际化临工
对于出海企业而言,如何在文化理念、使用习惯与消费行为存在显著差异的海外市场中快速融入当地、树立品牌并占领市场,始终是一项严峻挑战。
2023年山东临工实施“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加快构建国际市场新格局”的国际化新战略以来,企业加速从市场国际化向人才、管理、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全方位国际化跃升。
目前,荷兰、印尼等28个海外分公司投入运营,墨西哥等海外工厂紧锣密鼓推进,通过建立海外营销公司、生产工厂,从人员出海、产品出海到制造出海、品牌出海,深化海外本地化运营,全面提升了海外销售渠道、市场服务、配件供应、技术支持。
今年上半年,山东临工海外销售收入再上新台阶,同比增长30%以上。
山东临工总经理助理、国际营销公司副总经理于祥勇表示,国际用户选购设备的标准已发生明显变化,以前往往品牌优先,价格会放在第二,甚至第三的位置。现在,全球用户大都把“质价比”“性价比”看的更为重要,他们开始愿意尝试性价比、质价比更高的产品。
那么,什么样的产品才能被全球用户广泛接受,并且在与欧美日系品牌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山东临工将产品视为国际突破的核心,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与场景化方向系统推进:与国际标准全面接轨,推动产品高端化,满足欧美日韩等高技术品质要求;统筹布局新能源产品体系,持续推进电动、混动、静液压等多技术路线并行发展;加快超大型挖掘机、大吨位装载机、大马力平地机等大型高端装备研发,优化产品结构;强化基础研究与核心技术突破,重点布局新能源三电系统、电控主阀、大吨位变速箱、高性能传动系统、辅助驾驶及远程遥控等关键领域;推进产品标准化、模块化与通用化设计,提升零部件互换性与维护便捷性,提高研发和生产效率。
山东临工总经理助理、技术研究总院副院长王永强调:“优质的产品是国际市场竞争的基石。”公司研发团队坚持长期驻守矿山与工地一线,实地采集工况数据,开展气候适应性研发,确保产品具备全球竞争力。

为了全力支持“千亿临工”建设,9月8日,临沂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临工集团“十五五”高质量发展规划,这为企业深化工业出海与全球化进程再次提供了坚实支撑。
从“做产品”到“定标准”,永佳智造九成销往海外
“我们超过90%的销售来自出口,2024年公司销售额突破5000万美元,并且保持年均10%的增速。”山东永佳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外贸部负责人闫先胜介绍道,企业产品涵盖园林机械、植保机械、灌溉机械、消防救援设备、电动工具、无人飞机和五金工具、机械配件等430余个品种,产品出口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销往欧洲、美洲、澳洲和东南亚等地区。
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共建了植保机械精准施药技术研发中心,并与天津内燃机研究所联合成立通用汽油机研发中心。目前,公司已承担5个国家级重大研发项目,其自主研发的固态电池系列园林工具已达到电动产品顶尖水平。公司拥有120多项国家授权专利,主持或参与了40余项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


2024年,山东永佳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在泰国投建首家海外工厂,并加速推进欧洲、美洲区域分公司建设,通过打造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海外本土化生态,持续拓展全球布局,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与属地化运营能力。
据临沂海关统计,今年1至8月,新区实现进出口总额299.5亿元,连续8个月稳居全市首位,同比增长6.8%,其中出口为272.3亿元,排名第一,成为临沂市当之无愧的“外贸第一城”。
为了推进工业出海,临沂沂河新区积极鼓励并带领工业企业“借展出海”,拓展国际市场;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健全要素协同联动机制,全力推动工业出海高质量发展。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