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沂河新区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平澜沂鉴 > 正文
平澜沂鉴|做大民生蛋糕、增强民生福祉的“政策大礼包”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12日 点击次数:
【文字大小: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围绕解决人民群众在民生保障方面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出4方面10条政策举措,推动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引发社会广泛热议。

民生保障问题事关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社会稳定,是展示一个国家是否兴衰的“晴雨表”。急难愁盼问题是挡在人民群众生活幸福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民生保障安全搞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努力,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启动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党和国家取得决定性胜利,全面打赢了脱贫攻坚战。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了全面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成功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行列,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了根本性解决,从而圆满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了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吹响了向幸福出发的冲锋号。

必须看到,我国是一个具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以来,受地域、地理、市场、历史等现实资源条件的多重因素影响,发展不均衡、贫富差距大等问题十分突出,对织密民生保障安全网、均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扩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等方面提出了现实挑战。

《意见》响应群众呼声,直面群众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以办好民生实事为抓手,从兜底线、促均衡、重普惠、强保障等四个方面持续发力,为今后一个时期民生工作指明方向、划出重点,旨在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让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更加普遍惠及各类群体,让民生政策更快直抵基层、贴近群众。

天大地大,民生为大。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保障安全是关键。无论是加强低收入群体兜底帮扶、有效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为灵活就业群体弹性设计参保政策,还是推动教育资源扩优提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共享……只有把一个个急难愁盼问题真正解决好,落到实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才会以“肉眼可见、触手可及”的可喜变化,推动更多的民生福祉照进现实。(王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