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沂河新区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平澜沂鉴 > 正文
平澜沂鉴|移风易俗贵在有恒、久久为功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12日 点击次数:
【文字大小:

当前,各地正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活动遍及城乡,简约时尚的文明实践赏心悦目,树新风、倡文明日益成为普遍共识。

古人有谚: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一风一俗之于一时一地,都不是凭空而生的,而是带有鲜明的地理特点和时代烙印,与当地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息息相关。比如婚丧嫁娶,因为关系人生大事,有着长期的时间积淀和深厚的群众基础,相关的风俗也就格外被看重。在一些地区,婚嫁时巧立名目索要高额彩礼、盲目攀比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不仅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也扭曲了婚姻的本质和意义。在办理丧事时,过度追求排场和面子,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而忽视了对老人生前的关爱和照顾。这些不合时宜、劳民伤财的社会风气,落后于文明、有悖于进步、对立于科学,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文明进步。基于传统的陈规陋习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摈弃根深蒂固的旧风俗,倡树革故鼎新的文明新风尚,注定也不会一蹴而就,既不是“一阵风”,也不搞“一刀切”,需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古诗云: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风俗与大众生活和社会发展相伴相生,任何一项风俗的形成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旧俗也在不断改变,新俗自会应时而生,呈现出新的社会问题和挑战。因此,移风易俗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方法、研究新问题,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需求。

遏制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性工程,需要保持定力和韧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需要抓在经常、融入日常、常抓不懈。其关键在于持续引导、大众参与、形成合力、久久为功,彻底打响一场党群同心、齐抓共管、共建共治共享的“持久战”。

由此可见,净化乡村风气、培育文明基因,催生和养成文明新风俗,既要强化成风化人的宣传文化思想引导,又要发挥典型带动的示范效应,更要建立健全“遵规守矩”的法治保障。广大党员干部应带头严格遵守乡规民约文明事项,以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方式争做移风易俗、倡树新风的宣传者、实践者、监督者,为广大群众带好头、起好步,以实际行动树立新风尚、传承正能量,进一步推动文明新风尚在城乡落地生根、遍地开花结果。(王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