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节日中,七夕节算得上是一个最具浪漫色彩的“标签节日”。不仅有牛郎织女的动人爱情故事,还蕴含着家庭团圆、和谐幸福、乞巧祈福等众多丰富的文化元素和价值理念,凝聚着渴望智慧、追求工巧、激励创造等精神崇尚。“鹊桥相会”的古老传说千年流传,浪漫情怀历久弥新,深深扎根于中华农耕文明的沃土中。
七夕的浪漫,蕴含着浓浓的亲情牵挂。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跨越了银河的阻隔,他们对爱情的执着坚守令人动容。这种忠贞不渝的爱情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爱情的核心表达,生动展现了“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向往。在烛光月影下,女子们巧手穿梭,充满了诗意和浪漫的氛围。情侣们在七夕夜共同仰望星空,寻找牛郎星和织女星,许下永恒的爱情誓言。“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诗词歌赋更是以豁达的态度诠释了爱情的真谛,展现了一种超脱于时间和空间的浪漫情感,为七夕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浪漫气息。其实,七夕节的浪漫并非仅仅局限于爱情,家人团聚在一起,共同庆祝这个节日,传递着亲情和关爱;朋友们相聚在一起,分享彼此的人生境遇和感悟。这种全方位、零距离的情感交流,让七夕节的浪漫更加丰富和多元。
七夕的坚守,蕴含着浓浓的家国情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千百年来,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前途命运总是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七夕的核心精神,是“坚守”而非仅“欢会”,是“勤劳”与“智慧”的化身,更是“祈愿”家庭幸福、国泰民安的憧憬。今天的中国,国家繁荣强盛、人民安居乐业。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在七夕节里,我们要把个人情感与家国意识融为一体、同频共振,自觉地把美好的生活向往变成感恩奋进的前行动力。拼搏进取,爱岗敬业,奋发有为,努力为祖国的发展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七夕的传承,蕴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七夕节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在于以此为依托,不断激活其穿越时空的文化生命力,持续推动中华七夕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营造出“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向善向上、文明和谐的浓厚文化氛围,以小家之团圆汇聚大国之伟力。
星空依旧灿烂,文化历久弥新。当我们再次仰望牵牛织女星时,愿我们不仅能领悟“鹊桥相会”之浪漫,更能感受到中华先民对勤劳智慧的礼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宇宙星辰的探索。当下之七夕,不止于“浪漫”和“坚守”,更关乎薪火传承的智慧与力量。我们当以涵养奋斗情怀,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让文化滋养精神世界,用家国情怀守望美好未来,让传统文化始终焕发出蓬勃的时代生命力,释放出多彩的现代生活新意,走向充满无限希望的诗与远方。(王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