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沂河新区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新区 > 新区概况
临沂沂河新区基本情况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7日 点击次数:
【文字大小:

20252月)

 

沂河新区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是省委、省政府设立的4个省级新区之一,202211月挂牌成立。规划面积496平方公里,辖8个镇街,常住人口72万人直管6个镇街,面积386平方公里,133个行政村,47万人聚力打造对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桥头堡、鲁南跨越发展示范引领区、产城深度融合综合试验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产业园区建设试点。

区位交通优越。地处京沪中间地带,山东半岛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交汇节点,是临沂城市副中心。153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48平方公里新增建设用地,为长远发展打开空间。高铁高速交织成网,机场开通国内外航线近60条,新规划京沪高铁二通道、济莱临高铁、沾临高速、临滕高速等干道,物流成本比全国平均低30%。建成主路网260公里,铺设管网1200公里,实现高标准九通一平,配套设施日趋完善。

政策叠加汇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淮海经济区等重大战略叠加,坐拥国家级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沂综合保税区等功能平台,享有国家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重大政策。省市分别出台支持新区高质量发展28条、24条措施,在用地计划、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最大支持。承接省市县3000余项管理权限,所有政务服务事项纳入全省一体化管理。出台营商环境创新提升38条、重塑营商环境45条和降本增效89条,入选全省营商环境创新示范点创建名单,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达到7.6万户探索“立体阶梯式环境准入”路径,打通主导产业扩链环境准入。建立审慎环保执法模式,“电子证据鉴定仪”经验全省推广。

产业基础坚实。聚力培植智能制造、医药健康、光电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建立3+X产业体系,出台《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11条》,构建11+1特色园区体系,开展三年攻坚行动,“四位一体推进项目招引、土地利用、资金筹集、基础配套,塑造跨越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其中,智能制造产业集聚临工、格力、山重建机、沃尔沃建机等链主企业,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入选省先进制造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拥有甘李药业、修正药业、一方药业等龙头企业,入选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核心承载区;光电新能源产业落地华工激光、奔腾激光等20家头部企业。现有四上企业1127,其中规上工业企业346500强企业40余家,产业门类齐全、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创新动力迸发。实施科技创新翅膀工程上海技术交易所临沂分所、华为大数据中心、天河淮海数据中心、浙江大学工程机械联合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大学技术转移合作中心等落地运行,工程机械产业大脑入选全省试点。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96个,产学研合作的企业占比超过80%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40家,获评全国数字化转型先进园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山东省大数据产业集聚区、省数字经济特色集聚区、省工业互联网园区,成为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成果产出的新高地。

人文底蕴深厚。发掘出土距今7000余年的东夷文化遗址,是东夷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西邻沂河东靠沭河南依引沂入沭运河,三河环绕八水贯通。5万亩国家级沂沭河湿地公园、81 平方公里林地、28 平方公里园地、12 平方公里水域交相辉映,形成水、岸、滩、堤、林、田一体的生态景观格局。先后建成皇山东夷文化园、临沂动植物园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600万人次以上。

2024年,沂河新区锚定激活新区要求,以党群同心新实践示范区建设为引领全力推进“工业强区、生态城市、和美乡村、幸福民生四大目标任务,发展基础坚实、全面向好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6.5%在全市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观摩中大幅进位,迈出了高质量发展坚实步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