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jingkaiquczj/2025-0000005 | 公开目录: | 年度计划 |
发布机构: | 沂河新区财政金融局 | 发布日期: | 2025-02-05 |
一、坚持强基固本,持续稳住经济大盘。全力以赴促收入,在前期出台的镇街财力激励办法的基础上, 对镇街财政体制和产业中心的经费保障进行再优化,拿出“真金白银”支持镇街财源建设,全面提高各镇街、产业中心对财源建设的积极性。严控预算优支出,严格落实各级关于过紧日子要求,做好年度预算执行工作,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切实兜牢“三保”底线及债务还本付息保障工作,对于非刚性非急需支出应压尽压。防范化解债务风险,通过紧抓国家化解城投债政策窗口期,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建立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和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充分研究、利用好上级一揽子化解政策,主动对接政策性银行,充分利用政策性银行的化债政策推进高息债务化解工作(力争将政府债务风险等级保持在橙色及以下)。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全力做好对上争取工作,当前,正是中央、省各预算单位制定政策、分配资金的“窗口期”,配合各主管单位早动手、早争取,对于各预算单位争取资金情况建立月通报机制。
二、坚持保障重点,持续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2024年的基础上,继续积极筹措资金续满“资金池”,保障企业只交一次款,争取金融机构注资,推进保障新区重点项目加快落地建设,助力营商环境提质增效。依规全面落实征地预存款制度,根据《山东省自然资源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土地征收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有关工作的通知》(鲁自然资办法【2024】2号)文件要求,进一步规范征地预存款管理,建立产业项目由项目企业方缴纳、政府公益项目由区财政缴纳的制度,坚决杜绝虚转征地预存款的现象发生,同时保障各项征地资金能及时到位,提高征地效率。树立“服务好现有企业是最好招商引资”理念,根据招商引资政策调整,视财力状况设立支持企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将资金向主导产业、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倾斜,集中资金重点发力,促进“以商招商”。
三、坚持改革破题,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围绕《临沂沂河新区对镇街、产业中心财力保障管理办法细则)》文件,大力提高镇街财源建设的积极性,发挥好镇街、产业中心对财源建设的指挥棒作用,激发镇域经济发展活力。要从“面”上普查,全面夯实税源管理基础、“线”上协作,健全税收保障工作机制、“点”上突破,加强重点行业领域监管三方面做好税收收入工作。规范非税收入管理,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依托金融助力绿色低碳转型区域综合性试点,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碳企业低碳转型、绿色科技服务转型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助推传统产业低碳转型和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将沂河新区绿色金融试点区打造成全省金融支持生态产业发展的“新支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实施层级压减计划、加大亏损企业治理力度,加快“两非”“两资”剥离处置,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利用效率,提升净资产创利能力和收益水平。提升企业优质资产占比率,加快“城投”变“产投”。加大与央企、省企合作力度,深化创新协同、产业协同,实现优势互补,谋求互利共赢。打破“三能机制”改革“原地踏步”的状态。2025年将逐步建立健全区属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优化考核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打破原有人才管理模式,管理层级做到“由繁到简”,实现“扁平化、集团化、板块化、专业化”新模式,真正实现“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的目标。
四、坚持精益求精,持续增强金融服务水平。用好山东省首批金融助力绿色低碳转型区域综合性试点政策,依托金融助力绿色低碳转型区域综合性试点,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碳企业低碳转型、绿色科技服务转型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助推传统产业低碳转型和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将沂河新区绿色金融试点区打造成全省金融支持生态产业发展的“新支点”。督促引导银行机构向上争取信贷政策和信贷资源倾斜,持续扩大信贷投放,保持信贷规模稳定增长。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将更多金融资源投向制造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强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发挥实体化专班作用,坚持日碰头、周研判、月总结,统筹推进风险排查、立案侦查等工作,重要案件线索及时报党工委会议研究。部门、镇街联动,开展重点领域、业态、企业风险排查整治,加强事前干预,确保早发现早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