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jingkaiquscjgj/2025-0000004 | 公开目录: | 年度计划 |
发布机构: | 沂河新区市场监管分局 | 发布日期: | 2025-02-28 |
2025年,市场监管分局将锚定“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目标要求,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确保市对新区同口径评价工作指标不失分,不发生重大产品和服务质量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事件;“夺旗打榜”知识产权保护—专利转化工作成效指标综合排名力争全市前6名;持续推进涉企执法改革、无感监管、信用监管,推动市场监管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守牢守好五条安全底线。紧盯重点领域、关键部位,采取“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监督抽查以及专项整治等措施,有效防范化解市场监管领域风险隐患。加强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对辖区6696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实施重点监管,对全区160家校园食堂(中小学校园49家、托幼机构111家)进行全覆盖检查,完成食品1400批次抽检任务,确保食品合格率不低于9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强化药品安全风险防控,对全区387家药品经营使用单位、19家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展全覆盖检查。严格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施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组织监督抽查不少于500批次,不合格产品核查处置率100%。深化特种设备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持续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治本攻坚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分级分类监管,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保持特种设备“定检率”100%,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稳妥应对处置舆情事件,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提高舆情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应对处置能力,切实守好舆论安全底线,确保不发生重大负面舆情事件。
二、赋能现代产业发展。开展质量提升、品牌培育、标准引领行动,以知识产权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新区“工业强区”建设。强化质量支撑和品牌培育,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组织推荐6家企业申报市长质量奖(含个人),力争获奖1家企业(含提名);培育企业“首席质量官”15人以上,服务企业实施卓越绩效评价体系3家以上。强化标准引领,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制定、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不少于3项。强化知识产权创新驱动作用,深入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有效发明专利增幅不低于12%,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力争全市前6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5000万元、惠企10家以上;新增市级专利导航项目3个,商标注册量保持全市中上游位次。
三、持续优化营商、市场、消费“三个环境”。实施市场监管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水平,全力支持服务市场主体加快发展,培育市级“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10户、区级30户。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围绕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重点任务,推进“两级自审、三级把关”工作机制,加大重大政策措施会审工作力度,持续开展违反统一大市场的政策措施抽查、清理,确保区级新增涉企政策公平竞争审查率100%;建立商业秘密保护指导站7个,争创市级商业秘密保护示范点12个。全力营造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深化提升行动,在全区打造无理由退货单位120家、消费维权服务站7个;持续改进提升12345热线办理质效,力争2025年诉求响应率保持在99%以上、诉求解决率、群众满意率均保持在95%以上。
四、深化改革提升市场监管效能。持续推进涉企执法改革,优化执法方式,深入践行“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理念,开展“服务型+说理式”执法,体现执法温度,既维护法律原则、贯彻立法本意,又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的不利影响。坚持“轻微免罚”,建立完善预防为先、过罚相当、包容审慎、事后回访机制,合规指导市场主体800家,案件100%回访。推行无感监管,依托全省一体化智慧监管系统等数据平台,在学校食堂、特种设备叉车、电梯领域探索实施以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进一步提升监管的智慧化和精准化水平。扎实推进信用监管,牵头“双随机、一公开”部门联合抽查占比70%以上,力争任务完成率、风险分类应用率列全市前6名。